【东风一号简介】“东风一号”是中国早期研制的一种地对地弹道导弹,标志着中国在导弹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。作为中国第一代中程导弹,“东风一号”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,也在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一、
“东风一号”(DF-1)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,中国在苏联援助和技术支持下开始研发的中程弹道导弹。该导弹于1960年首次试射成功,标志着中国具备了独立研制和发射中程导弹的能力。尽管其性能相对简单,但为后续“东风二号”、“东风三号”等型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该导弹主要用于战术打击任务,射程约为1000公里左右,采用液体燃料推进系统,具备一定的机动性和打击精度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“东风一号”逐渐被更先进的型号所取代,但在我国导弹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称 | 东风一号 |
| 英文名称 | DF-1 |
| 研制时间 | 1958年—1960年 |
| 首次试射 | 1960年11月5日 |
| 射程 | 约1000公里 |
| 推进方式 | 液体燃料 |
| 发动机类型 | 单级推进 |
| 弹长 | 约17.5米 |
| 弹径 | 约1米 |
| 重量 | 约8吨 |
| 用途 | 战术打击 |
| 历史意义 | 中国第一代中程导弹,奠定导弹技术基础 |
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,“东风一号”虽然在技术上已不再先进,但它在中国导弹事业中扮演了重要的启蒙角色。它的成功研制,为中国后续的导弹技术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,也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实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