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象拔蚌的简介】象拔蚌,学名“Paphia undulata”,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软体动物,属于双壳纲帘蛤目。因其外形独特、肉质鲜美,常被作为高档食材,广泛用于中西餐料理中。象拔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海域,包括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地的沿海区域。
象拔蚌的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外形——它的外套膜(俗称“象鼻”)较长且突出,形似大象的鼻子,因此得名。其贝壳呈椭圆形,颜色多为黄褐色或灰绿色,壳面有细密的生长纹路。象拔蚌通常栖息在沙质或泥质海底,喜欢较深的水域环境。
由于象拔蚌的生长周期较长,且对水质要求较高,因此野生资源较为珍贵。近年来,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,象拔蚌的供应量逐渐增加,但仍以野生为主,价格相对较高。
以下是关于象拔蚌的一些基本信息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象拔蚌 |
学名 | Paphia undulata |
分类 | 双壳纲 帘蛤目 |
外形特征 | 贝壳椭圆形,外套膜长如象鼻,壳面有细密纹路 |
栖息环境 | 深海沙质或泥质海底 |
分布区域 | 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太平洋西部海域 |
食用价值 | 肉质鲜嫩,常用于高档料理 |
生长周期 | 较长,野生资源稀缺 |
养殖情况 | 人工养殖技术逐步发展 |
象拔蚌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海鲜,也因其独特的外形和生态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。随着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,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养殖将成为未来象拔蚌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