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综合 > 学识问答 >

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什么意思

2025-09-05 10:20:11

问题描述:

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什么意思,跪求好心人,拉我出这个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5 10:20:11

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什么意思】这个标题源自唐代韩愈的《马说》中的名句: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只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

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‘天下无马!’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:有人对千里马发出声音(如鞭策),但并不能理解它的意图或价值,反而拿着鞭子面对它,说:“天下没有千里马!”这是对当时社会埋没人才、不识贤才的讽刺。

2.

“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”是什么意思?

在古代文学中,“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”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,出自韩愈的《马说》,用以比喻人才被埋没、不被理解的现象。下面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和总结:

一、句子解析

词语 含义 解释
鸣之 对马发出声音,如鞭策 表示对马的呼唤或激励
连词,表示转折 表示虽然做了这件事,但结果并不理想
不能通其意 无法理解它的意图 指的是不了解马的真实价值或能力

整句意思:

即使有人对马发出声音(如鞭策),却无法真正理解它的意图或价值。

二、背景与寓意

《马说》是韩愈借千里马喻人才,表达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。文中“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”正是这一主题的核心体现。

- 字面意思:有人鞭打马,但不懂得马的潜能。

- 深层含义: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,却忽视了内在的价值;领导者若不能识别人才,就容易错失良机。

三、现实意义

现实应用 举例说明
人才管理 企业中领导若不懂员工潜力,可能错失优秀人才
教育领域 老师若不了解学生的特长,难以因材施教
社会现象 社会对某些人或事物的误解,导致资源浪费

四、总结

“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”不仅是一句古文,更是一种警示:

真正的价值需要被看见,而不是仅仅靠外在的呼唤或形式上的努力就能实现。

表格总结:

项目 内容
出处 韩愈《马说》
字面意思 对马发出声音却无法理解它的意图
深层含义 人才被埋没,不被理解
现实意义 强调识别与尊重人才的重要性
文化影响 成为后世批评社会不公、呼吁识才的重要语句

结语:

“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”提醒我们,在生活中要多一份理解,少一些偏见。只有真正懂得“鸣”的意义,才能让“马”跑出应有的速度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